:语文九年级下册《月夜》优秀教案
《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2.学习诗人运用想象和对面着笔来表情达意的写法。
3.培养学生在比较中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分析、炼字、比较、揣摩等过程来赏析诗歌,采用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教师启发点拨,比较鉴赏等方法,完成学 习任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读本诗,激发学生热爱 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赏析诗歌意境,把 握诗歌主旨。
2.通过比较掌握对面着笔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品味 比 较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背景资料: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玄宗南逃,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今属宁夏)。杜甫得知肃宗即位的消息后,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困在沦陷后的长 安,在一个 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学生说杜甫: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说说对杜甫的了解。)
(多媒体展示)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又称“杜工部,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二、品读诗歌,读准读畅。
1.学生自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出示难读字字音,正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