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相关内容
-
高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首创 悲怆 创举 满目创痍 B.枕藉 慰藉 蕴藉 声名狼藉 C.称谓 名称 称许 瞠目结舌 D.角色 侥幸 矫正 崭露头角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无瑕 怙恶不悛 矫饰 味同嚼蜡 B.泥淖 阴谋诡计 抹煞 火山爆发 C.脉搏 风云变幻 淹没 相形见绌 -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集锦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集锦(1)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盅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 -
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集锦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古诗词鉴赏试题集锦(2)
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 -
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草坪 评价 濒临 暴虎冯河 萍水相逢 B、拮据 狙击 拘泥 鞠躬尽瘁 囤积居奇 C、应届 落英 赝品 义愤填膺 莺歌燕舞 D、鞭笞 妍媸 痴迷 嗤之以鼻 龀牙咧嘴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贸然 原型 唇枪舌箭 察言观色 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B、冬蛰 慧星 乔装打扮 -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绮丽 崎岖 涟漪 不偏不倚 风景旖旎 B.欣慰 薪水 歆羡 莘莘学子 满院馨香 C.稚气 真挚 滞留 独树一帜 置若罔闻 D.精粹 窸窣 憔悴 群英荟萃 心力交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窨井 安谧 斗心眼 道貌岸然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B.蛊惑 -
高三高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地方戏曲获得了一些发展,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剧种消失速度加快。剧种消失的原因是多样的,个性消失,存在的必要性消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如何保持剧种的艺术特性,警惕“泛剧种化”,值得重视。 -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 -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出自柳永的《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运用对比手法,写从不同视角欣赏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