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相关内容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其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思想束缚,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的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5、通过分析我国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4.1区域农业发展》
4、1 区域农业发展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3.2河流的综合开发》
3、2 河流的综合开发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3.1能源资源的开发》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3、了解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4、理解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的资源条件及意义。 5、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6、了解科技创新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7、理解山西省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学会知识迁移,为我国其它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划策。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学重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 教学难点: (1)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2)以亚马孙雨林为案例,初步了解不同区域内的森林、湿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以及治理的措施。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第1课时
教学重点: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教学难点: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
2.1 荒漠化的防治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成因和分类;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使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方面。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以及每种技术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从而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意义。 2、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素养。 -
高二地理必修三教案《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学会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掌握阅读信息复杂(包括分层设色、等值线等信息)的区域地图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