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相关内容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
-
2020学年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陋室铭》
2020学年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新人教版)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教案《陋室铭》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3、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4、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文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颖构思进行分析,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配套教案 古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
七年级(下)语文 第16课《陋室铭》导学案
-
七年级(下)语文 第16课《陋室铭》学案
16 《陋室铭》学案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精选教案
课题 《陋室铭》 课型 -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了解“铭”的特点,朗读、背诵并默写全文;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积 -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学反思 刘禹锡的《陋室铭》流传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练工整的语言表达出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如何让刚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级孩子透过文字来理解作者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