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相关内容
-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一、积累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摇曳(yì) 湍急(tuān) 孜孜不倦(zī) B.栖息(qī) 裨益(pí) 阖家欢乐(hé) C.镶嵌(qiàn) 贮蓄(zhù) 怡然自得(yí) D. 佞臣 (nìnɡ) 自诩 ( xǔ) 锲而不舍 (qì)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 -
2021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
一、积累运用(3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摇曳(yì) 湍急(tuān) 孜孜不倦(zī) B.栖息(qī) 裨益(pí) 阖家欢乐(hé) C.镶嵌(qiàn) 贮蓄(zhù) 怡然自得(yí) D.佞臣 (nìnɡ) 自诩 ( xǔ) 锲而不舍 (qì)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2021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gōu( )火 ②灰jìn( ) ③指手hùa( )脚 ④轻飞màn( )舞 2.下面一段话中有4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 南方的暖冬,让人不由暇想起北方的冬季来:时令一到,木叶凋令,树没了往日鸟雀的喧闹,显得很寂廖;草,臣服于北风,把天地拉得更高远;水,明澈清冷,被冻得很深邃。要是下点小雪,就更精采了:站着别动,让雪花落在你的睫毛上,能看见它们在哭泣。 错别字 正确字 -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苏教版)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zhù蓄 ②咬文jiáo字 ③根深dì固 ④颤栗 2、课文默写。(10分) ①谁到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③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④梅雪争春未肯降, 。(卢梅坡《雪梅》) -
2020-2021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安xiáng( ) ②xiá( )想 ③páo( )根究底 ④潜移mò( )化 2.下列句子各有两个错别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4分) ①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顷听着杂货铺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嚷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②我就会一扫心中的失意与诅丧,在那种纯明里享受到天宽地阔的惬意,认识到世界毕竟有着清洁安宁的脚落。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 -
2021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苏教版)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xié__取 静mì__ 根深dì__固 指手huà__脚 2、下面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一座座造形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展现一片炫丽动人的田园风光;一座座古老的风车,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景致。 ②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头无路、狼狈逃窜 的情景,尤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 -
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苏教版)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xié_取 静mì_ 根深dì_固 指手huà_脚 2、下面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一座座造形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展现一片炫丽动人的田园风光;一座座古老的风车,与绿草、野花构成了独特的景致。 ②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头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尤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错别 -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试卷(苏教版)
-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检测试卷(苏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御聘(pìn) 称(chèng)职 裨益(bì) 锲(qiè)而不舍 B.和煦(xù) 腌渍(zì) 玉米糁(shēn) 骇(hài)人听闻 C.呐(là)喊 澄(chéng)清 酝酿(niàng) 不悱(fěi)不发 D.黛(dài)色 汲(jí)取 灼(zuó)热 茫无涯(yá)际 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苏教版)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他们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会qiè()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默写。(8分)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不应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