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相关内容
-
高一上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
高一上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 (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碱金属 物质的量 卤素 ) _____班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由于“智力工程”的推行,“碘盐”已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下列关于“碘盐”的叙述中, -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氯气》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氯 气》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双原子分子,易溶于水 B.黄绿色不易液化的气体 C.单质的密度大于空气 D.与铁反应的产物是FeCl2 -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8)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8)—《物质的量浓度》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 ) A.标线 B.温度 C.浓度 D.容量 2.某实验需要0。2 mol NaOH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 A.等于8。0g B.等于8。00g C.大于8。0g D.等于0。2g -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1)—《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1)—《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CO2+H2O==H2CO3 B.H2CO3==CO2+H2O C.CaCO3+2HCl==CaCl2+H2O+CO2 D.CO2+C==2C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 -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2)
高一化学同步测试(2)—《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是强电解质的是 ( ) A.NaCl溶液 B.BaSO4 C.CH3COOH D.氨水 2.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 ) A.K+,Na+,Cl-,NO3- B.Cu2+,,NO3-,OH-,HCO3- C.CO32-,OH-,Cl-,K+ D.NH4+,H+,Cl-,Al3+ -
高一化学第四章《卤素》练习
高一化学第四章 《卤素》 练习 (101班)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 B.漂白粉 C.食盐水 D.液氯 2.制取较纯的Cl2,最好选用(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
高一化学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高一化学第三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2×1023个碳原子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mol氧就是6.02×1023个氧分子. C.1molNa失去1mol电子生成1molNa+ D.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相等质量的Fe2O3和Fe3O4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是( ) A.4∶3 B.3∶4 C.87∶80 D.1∶1 3.1gH2O中含m个氢原 -
高一化学八校联考测试题
高一化学八校联考测试题 考试范围第1章—第4章,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7—32 Cl—35。5 K—39 Fe—56 Zn—65 Mn—55 Br—80 第Ⅰ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
高一化学第五章测试卷
高一化学第五章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l:35.5 N:14 C:12 Ag:108 一、选择题(1~10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20题有1~2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卷上,每题3分共60分) 1.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最早发现了氧气 2. 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 -
高一化学第五六章基础练习
1.(1)金属性增强,单质的_______性增强,越________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________性________,简单阳离子的________性________。 (2)非金属性增强,单质的_______性增强,越________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气态氢化物的_______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________性________。 2.比较下列物质性质强弱或大小: (1)稳定性:HF,H2S,HCl,P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