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相关内容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下,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得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高一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列车甲和乙并排停在某站,当甲车启动后乙车还未启动,此时列车乙内的一乘客看到自己所乘的列车运动了,他选择的参考物是( ) A、列车甲 B、列车乙 C、站台 D、铁轨 -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形成性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可能不止一个正确答案,全对得3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0分) A.只有轨道的圆心在地球的球心上,这些轨道才是可能的轨道, 图中轨道a、b、c均可能 B.只要轨道的圆心均在地球自转轴上都可能的轨道,图中轨道 a、b、c、d都是可能的轨道 C.只有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的卫星轨道才是可能的轨道, 图中只有a轨道是可能的 D.只有轨道圆心在球心,且不与赤道平面重合的轨道,即图中轨道b、c才是可能的 -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如图所示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b、c ②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c ③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c ④同步卫星可能的轨道为a A.①③是对的 B.②④是对的 C.②③是对的 D.①④是对的 -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6分。) 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加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抛物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抛物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它的振幅是4cm,频率是2.5Hz。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经过0.5s后,位移的大小和所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 ) A.4cm,10cm B.4cm ,20 cm C.0,4 cm D.100 cm,100 cm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卷2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学校作息时间表的数字 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C.某场足球赛开赛20min后甲队攻入一球 D.刘翔用11.2s完成110m跨栏,成为新一届奥运会冠军 -
高一物理科上册期中试卷
一、单选题(3ˊ×12=36ˊ) 1、下述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 A.重力 B.压力 C.下滑力 D.阻力 2、关于重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3分×10=30%)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3分×10=30%)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