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卷”相关内容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2)
1、下列金属与氧气反应,产物比较单一的是: A、Na B、K C、Li D、Cs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3)
1、下列关于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限度是一种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已经停止 B、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C、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再改变 D、不少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只是有的程度小,有得程度大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4)
2、科学家预测:人类将在21世纪大量使用氢气作燃料。其中最理想获得氢气的途径是 A.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B.用铁、锌等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由火力发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D.利用高效催化剂和太阳能使海水分解产生氢气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6)
1.近百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升高1.1~6.4℃。下列做法可以减缓全球气温升高的是 ①大力进行植树造林;②以煤等燃料为主要生活燃料;③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小汽车以代替公交车;④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A.①③④ B.②⑤ C.①④ D.②③⑤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6)
1、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地震死亡的大量人、畜尸体若未及时处理,会造成细菌的繁殖,疾病的流行 (B)因地震造成许多工业输气管道的损坏,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向空气逸散会造成空气污染 (C)如果发生氯气泄漏,应立即用沾有纯碱的毛巾捂住口鼻,并向地势较低的地方疏散人群 (D)灾区重建使用的大量建筑材料中含有的甲醛、苯等物质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
高一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卷
1、2005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7)
1.导致下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1.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A.18O 31P 119Sn B.27Al 19F 12C C.元素周期表中第1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D.元素周期表中V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11)
1.据2001年12月的《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丰富的晶体硅 B.高纯硅可以用石英与C在高温下制取 C.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所以可以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D.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有开发价值的燃料 -
高一化学(下)期中考试卷(3)
1.19世纪末,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 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D.英国科学家道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