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
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苏教版)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8页例1与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过程,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基本特点,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 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培养认真观察和相互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 -
三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千克和克教案(苏教版)
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 第1课时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8-30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 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
三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苏教版)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经历发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渗透转思想。 2.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竖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
三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苏教版)
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例1、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能用已有知识说明想法、交流算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类推、归纳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细心,进一步感受数 -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长方形: (1) 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表示:C=(a+b)×2 -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 3.梯形的面积。 4.组合图形的面积。 5.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解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一是,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二是,根据课标要求,明确给出等式的性质(原来只是借助天平平衡来理解),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三是,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分散难点,并且解方程的类型更全面。 -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可能性
第四单元 可能性 一、教学内容 1.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出所有的可能。 2.定性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本单元内容由原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移来。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原来的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第二次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理解有困难,并且《标准(20 -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归纳总结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一、教材内容 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商的近似值。 3.循环小数。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5.解决问题。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一是,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5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出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二是,增加循环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