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相关内容
-
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3
1.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宜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2.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直径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层沙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把它放入瓶中,再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结果鸡蛋进到瓶子里,这是因为 A.鸡蛋受重力作用被吸进瓶内 B.鸡蛋有一定弹性挤进瓶内 C.鸡蛋因瓶口膨胀掉进瓶内 D.鸡蛋被大气压强压进瓶内 -
八年级(上)物理检测题二
八年级(上)物理检测题二 一、 选择题 1、光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八年级春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八年级春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门镜俗称“猫眼儿”,安装在房门上,是供室内人观察来访者的一种家用光学仪器。在城市里应用非常广泛。它由一组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一个 镜,安装时对着门的外侧;目镜是一个 镜,安装时对着门的里侧。其目的就是 。 2.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等,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由于 现象形成的。 3.透镜分两类:一类 -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A
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A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 帕斯卡概括出力学的惯性规律 B. 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表明存在大气压 C. 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的计算方法 D.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2.一个1牛顿的钩码,挂在弹簧秤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里时,弹簧秤的示数是0.87牛顿,这个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 ( ) A.0.13牛顿 B. 1.87牛顿 -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中试卷1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语言复读机工作时需要6V的电源,这可以由_____节干电池___联提供。 2.人体、胶底鞋、干木棍四种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 ;为了安全用电,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在家庭电路中应串联上__________。 3.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我们把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要使用 表。 4 电阻R -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声现象闯关测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 声现象 闯关测试 ★ 基础达标(A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 2.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 -
初中二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题 (赖伯强老师提供) 一.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表格中,如果用答题卡作答的,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黑.每小题3分,共36分) 1.几位同学在室外聊天,室内同学听声音可以分辨出每句话是谁说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频率不同 D.响度不同 2.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或休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的无效的 A.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 B.将门窗打 -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作图题》专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作图题》专题 (赖伯强老师提供)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到玻璃砖的表面上,一部分光在表面上反射,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玻璃砖中.试在图中较准确地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地画出折射光线. 2.按要求把实物图连接起来(要求:L1、L2和电流表组成串联电路) 3.如图是温度计的示意图.图中已标出0℃和100℃两个温度值. 现要你根据所学到的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在图中标出10℃、50℃和80℃三个温度值. 4. 如图3所示,已知图中所示是同 -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3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3 一、填空:(24分) 1、 和 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 、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交流。 2、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毫米,25.2毫米,27.5毫米、25.3毫米、25.5毫米,其中一次记录数据明显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_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 3女同学说话声“尖细”,是指女生声音的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