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4课《灯笼》
第4课《灯笼》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2课《回延安》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1课《社戏》
第1课《社戏》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爱莲说》
爱莲说教案 教学设计 本节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因为文章的写作是一篇文言文,所以,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进行设疑自探。教师在设疑的同时,教师同时板书于黑板的右侧,对于不完整的问题,教师随机给予补充、归纳。本节解决的重难点是诵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把握主旨,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因为这篇短文是“诵读欣赏课”,所以以诵读为主,讲授为主。抓住“文脉”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讲授本课,将采用“读——议--悟”的教学模式。 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自编习题后,教师出示“之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24课 唐诗二首
第24课 唐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2.了解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22课《礼记》二则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水”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掌握文中“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19课《登勃朗峰》
第19课《登勃朗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抓住关键句,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其表达技巧。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1 第17课《壶口瀑布》
知识与技能 1、抓住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作者的游踪,体会文章布局的妙处。 2、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