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1.2.2配方法第1课时教案
21。2。2 配方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可直接化成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不能直接化成上面两种形式的解题步骤.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2.1 直接开平方法教案
21。2。1 直接开平方法 教学内容 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难点关键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根据题意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教学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
季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第23章《旋转》导学案(全套)
课题 23。1图形的旋转(1)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掌握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重点 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复习教案
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的性质及判定. 3.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3)教案
教学时间 课题 《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3) 课型 新授课 1.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模型的建立,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获得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2)教案
教学时间 课题 《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2)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能较熟练地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函数与圆、三角形、四边形以及方程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运用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的特征。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1)教案
教学时间 课题 《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与性质;会用描点法画抛物线,能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能较熟练地由抛物线y=ax2经过适当平移得到y=a(x-h)2+k的图象。 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根据图象概括二次函数y=ax2图象的性质。 教学难点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2 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25。2 列举法求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习运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