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相关内容
-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阿长与《山海经》
9阿长与《山海经》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情感变化脉络。 2.分析关键语句,从细节中体会阿长形象。 3.分析关键词语,体会“大词小用”的词语运用之妙。 4.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感激以及歉疚之情,从而学会关注并尊重生活中的普通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善良、重情义的人。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第8课《木兰诗》教案
第8课《木兰诗》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第7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第7课《土地的誓言》 1.揣摩精彩语句及段落,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多角度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课文言语形式的特色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第6课《最后一课》 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2.体会本文巧妙地选取儿童叙述视角,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这一重大主题的写作特色。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4.品味文中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的语句。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第5课《黄河颂》教案
5 黄河颂 1.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梳理文章内容,把握鲁迅形象。 2.品味语言,揣摩细节,感悟写法之妙。 3.体会人物精神品质,理解作者情感。 一、导入新课 1.问: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 第1课《邓稼先》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导学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吟唱(yíng) 凸现(tū) 漫步 不期而致 B、迟钝(dùn) 孤零零(līnɡ) 闲瑕 心有灵犀 C、合拢(lǒnɡ) 闷热(mèn) 蔚蓝 天涯海角 D、点缀(zhuì) 狭窄(zhǎi) 拍摄 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