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相关内容
-
天在飘雪,而我在想你
雪还在飘飞。我和哥哥一起做了手工的面条,也用肉臊子拌匀了,然后,我们一起将那飘香的面条放在餐桌朝东的方向,那是姨妈安息的方向 -
童年的狂欢
我的父亲是村里扎灯笼的高手。元宵节的早上,父亲喂完猪,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坐在院场上给我们姐弟几个扎花灯。我们则替他做小工,拿竹篾、硬纸,找铁钉、蜡烛。父亲先扎一大推椭圆形、菱形、长方形的篾架子,然后一一组合,糊上彩纸,再把精心剪成的各种图案贴在彩纸上作点缀,一只只色彩鲜艳的花灯便大功告成。他扎的兔儿灯、田鸡灯、荷花灯惟妙惟肖,逗人喜爱。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学着做,做的当然是最简单的灯,如四四方方的箱子灯、棱角分明的三角灯。 -
爱的担忧
但那刻,就在我们紧紧相拥的那刻,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爱,在其时,是化作了滴滴温热的泪,淌落下来的。这种亲情之爱,是真诚的,最自然的,更是最珍贵的。 -
昔时粗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许多地方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奋斗。我的老家在人们俗称的金周至银户县的周至县东尚村公社临川寺大队。那里由于土地平整肥沃、水源充足,粮食收成还不错,所以不算是贫穷地方。可是人们的衣服布料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自己手工织的粗布,床单就更不用说了。 -
回不去的都是远方
暑假,我乘车从张家港回到了家乡徐州。几经转车,我来到了市区建国路上妻子工作的花店。还未进门,远远就透过花店的玻璃门看到花店里有几个人在挑选鲜花,妻子和店员小倩正忙活着招揽顾客。一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我心里一阵慌张与激动。当我提着大包小袋拉开 -
留守乡下的妹妹
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会重现生机。 童话诗人顾城一不小心写下了一首富含哲理的诗篇。这张旧照片,就是一粒种子,尘封20年,今天在我思想的土壤里发出了一枚小小的新芽。1989年腊月,回乡下老家过年,天降大雪。瑞雪兆丰年。 -
爱情在左,亲情在右
今年的除夕恰巧是女友本命年的生日,这让我十分烦心。去年她的生日在腊月里,我先陪她庆祝生日,然后再回家过年,爱情亲情两不误。可今年却赶到一块儿了,是回家与母亲一起过年呢,还是留在城里陪女友?我一直犹豫不决。 -
老相框
一幅相框就是一部家族史,浓缩着家族曾经的温馨和荣耀,融入心田,成为永久的记忆 -
母爱哪有多余的
那年夏天,回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老家最惹眼的除了漂亮的新房,还有院子里的两棵柿树,一棵向东,一棵朝西。柿树前年栽下,才长到一人多高,就有很多果子挂在上面。青青的,半个枣子大小。母亲说,再过些日子,等果子长大了,就用竹竿把挂满果子的枝干撑起来,免得柿树累弯了腰。母亲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早已准备好的竹竿。 -
记忆中的爷爷,成了一张旧报纸
爷爷瘦瘦的身材,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邃的眼里充满了慈祥和疼爱,光溜溜的头顶上扣着一顶黑色的西瓜皮帽子,一年四季,只有最热天才能看见他尖尖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