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相关内容
-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训练试卷
1、质量为1.8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A.一头大象 B.一位小学生 C.一只鸡 D.一颗小铁钉 2、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 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 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 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 -
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明代航海家郑和率庞大的船队远航非洲,所用的帆船不用发动机就可航行,这就是有效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 能;它也进一步说明了能量是可以 。(选填“转化”或“转移”) 2、在公路上急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此时轮胎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痕迹,在上述过程中发生 能向 能转化。 3、晓刚在操场上练习爬竿。当他从竿的顶端滑下地面时,攥竿的手感到很烫,这是通过 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在这过程中,晓刚的 能减小。 -
初三物理总复习辅导教学
2、压强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公式:P=。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3)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1帕=1牛/米2。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可能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电路
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题 电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夏天出现闪电,两块云之间的空气变成了导体,说明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B、金属能导电也能带电 C、绝缘体不导电、不能用做电工材料 D、绝缘体不导电,但能带电 -
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 被拉长的弹簧具有 能,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 能。 2. 把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在 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这个现象说明 。 3. 用钢锉锉工具锉逐渐变热,它的内能将 ,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钢锉的内能。 4. 干木柴的燃烧值约为,要获得的热量,至少要燃烧干木柴 千克。 -
2020年黄州一中九年极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力是物体对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或________状态。 3、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水面下20米的地方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帕。 -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上学期]
1. 在通常情况下物体呈中性,这是因为物体内( ) A.没有电子 B.没有质子 C.没有电荷 D.既不缺少电子,也没有多余的电子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 B.八月桂花飘香 C.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D.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 -
初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明代航海家郑和率庞大的船队远航非洲,所用的帆船不用发动机就可航行,这就是有效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 能;它也进一步说明了能量是可以 。(选填“转化”或“转移”) 2、在公路上急驶的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此时轮胎表面温度会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痕迹,在上述过程中发生 能向 能转化。 3、晓刚在操场上练习爬竿。当他从竿的顶端滑下地面时,攥竿的手感到很烫,这是通过 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在这过程中,晓刚的 能减小。 -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下学期]
一、选择题(共14分,每题2分) 1.“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人人都要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和人为毁坏物品 B.关闭现有的火力发电站 C.各地都要新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 D.停止使用石油资源,而以核能和太阳能取代 -
初三物理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有三盏白炽灯,甲标有“PZ220—15”,乙标有“PZ220—40”,丙标有“PZ220—100”,将它们接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发光情况是 ( ) A.甲灯最亮 B.乙灯最亮 C.丙灯最亮 D.一样亮 2.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熨斗,如果使用时电流做功相同,电能转化为内能 ( ) A.一样多 B.电风扇较多 C.电熨斗较多 D.无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