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共21套)
第1篇 论 语
(《论语》)
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11课;◎语文七上第18课,九上第22课;◎苏教七上第29课。
原文呈现 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 教参段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学而》) 第1章: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学而》) 第2章:讲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越过法度。”(《为政》) 第3章: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为政》)
(《论语》)
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11课;◎语文七上第18课,九上第22课;◎苏教七上第29课。
原文呈现 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 教参段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学而》) 第1章: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学而》) 第2章:讲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越过法度。”(《为政》) 第3章: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为政》)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