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的利用》教学反思

《核能的利用》教学反思


教学的目的是要把课本知识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训练学生思维,掌握课本知识。当这三个思路协调同步时,教师、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快,教和学便会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因此,面对一节教学内容,教师应从思路上把握教材以后,按知识内容设计出一条清晰的“思维路径”,确定出教学目标,然后提出关键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核能的利用》一节通过介绍获得核能的方式,介绍核电站、核能开发的新进展,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等,使学生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科学的认识。在教学《核能的利用》一课时,我首先提供一则材料: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到日本的广岛市和长崎市。广岛市80%的建筑物化为灰烬,6.8万人当场丧生;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当场伤亡8.6万人。该地区核爆炸的幸存者患了各种怪异的后遗症,在随后几年中,又有大批人痛苦地死去。然后从这则材料中提炼出三个问题:1、原子弹爆炸的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2、能量既然这么巨大,那能否用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呢?3、原子弹爆炸除了产生巨大的能量,还会产生什么物质会让人们在核爆炸后的几年里还会有大量的人痛苦死去?这三个问题也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目标,本节课就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展开。这样,教师的教学思路很清晰,学生的学习思路也很清晰。

问题的解决:问题1、原子弹爆炸的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先让学生回顾原子内部结构,并提出问题:原子核可以改变吗?接着学生阅读书本,了解改变原子核的两种方法,并读图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应用,并思考:太阳能够释放出出巨大的能量是因为太阳内部气体在发生核反应,那么太阳内部发生的是裂变Or聚变?理由是什么? (慧肖,接上)问题2、核能可以用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吗?学生阅读书本:了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电站工作过程中,能是如何转化的?学生解答之后,再进行拓展延伸:(1)水在经过反应堆后,内能怎样变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内能的?(2)水蒸气在推动发电机工作后,内能怎样变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内能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前面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进行回顾,也对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问题3、核爆炸除了产生巨大的能量,还会产生什么物质?学生阅读书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教案

下一篇: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