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附答案)
本部分内容高考命题存在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次数较多;二是题型全面:从选择到实验、再到计算题;三是命题趋势大体呈现以下特点: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为重点转向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为重点,而从2016年高考开始又趋向动力学方法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1.基本思路
2.解题关键
抓住两个分析,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必要时要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对于多运动过程问题,还要找准一个转折点,特别是转折点的速度。
3.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单个物体的问题通常采用隔离法分析,对于连接体类问题的分析通常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
(2)正交分解法:一般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加速度进行正交分解。
(3)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比如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
1.(2018•全国卷Ⅰ•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2.(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1 kg,初速度v0=10 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从O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恒力F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2 s末~3 s末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B.在t=1 s时刻,恒力F反向
C.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D.恒力F大小为10 N
3.如图所示,传送带的倾角θ=37°,上、下两个轮子间的距离L=3 m,传送带以v0=2 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一质量m=2 kg的小物块从传送带中点处以v1=1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