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龙岩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答案:C.
A.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约孙’制度是古老的习惯法律制度。作为一种习惯行为规范,被蒙古部落全体成员认可与遵循”B.“形式上却是凌乱分散”错。原文是说“在历史典籍中并没有被完整记录下来,甚至可以说是凌乱分散”。D. “约孙”的宗教色彩由来已久,“氏族部落首领也期望借助宗教信仰的强大力量,在管理实践中得到坚决的执行力”。可加重其宗教色彩,但不能说“约孙”源于这种做法。
2.(3分)答案:B.
“用事实证明宗教对法律制度形成的决定作用”错。原文是“其指导思想上看,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
3.(3分)答案:D.
颠倒顺序。原文意思是统治者所信仰的宗教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萨满教日渐式微。需要倡导社会公德,重视家庭,保证社会整体秩序的和谐稳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3分)D
【解析】A项,“倒叙与插叙交错运用”错,文章没有运用倒叙。B项,正面描写错。“我”并没有见过叔叔,与叔叔有关的描写均属于侧面描写。C项,这一细节主要体现的是‘爸爸’因歉疚而急欲补偿的心理。
5.(6分)
①从叙事角度上,“ 我”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我”的视角讲述,更加真实可信。
②从情节发展上,叔叔生前的故事由“我”转述,叔叔的义举、政府和乡亲的关爱均由“我”引发,它们构成了小说的暗线,补充和丰富了故事情节。
③从人物塑造上,奶奶因“我”这一感情纽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