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

《分子的立体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2)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杂化轨道理论。
(3)认识配合物理论,了解配合物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认识分子的极性与分子构型的关系.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根据配合物结构与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2)杂化轨道理论;
(3)配位键,配合物理论,配合物结构与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
[教学课时]  3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师生互动: 与学生一起认识形形色色的分子
学生活动:知识整理: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完成下列表格
 
 
分子式 分子的立体
结构
原子数目 键角 电子式
H2O &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下一篇: 《化学键》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