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人生>影评3篇
红葡萄酒的颜色会随着时刻而逐渐变淡,年轻时是深红带紫,然后会渐渐转为正红或樱桃红,再转为红色偏橙红或砖红色,最后呈红褐色。而白葡萄酒在它年轻时是无色的,但随着陈年时刻的增长,颜色会逐渐由浅黄并略带绿色反光;到成熟的麦杆色、金黄色,最后变成金铜色。若变成金铜色时,则表示已经太老不适合饮用了。
这些红酒颜色的变化,何尝不像人生呢?咱们从哇哇落地到毛发长全,从头发变黄到变白脱落,富有弹性光滑的皮肤开始皱纹四起,暗示自我的人生已接近尾声。回头想想,那些喝酒时的点点滴滴,你会清晰看到自我的酒味人生:
学校里同学生日时的开心祝福,失恋后一人独饮的闷酒,毕业聚会时的豪言壮语,工作不如意时的借酒消愁,为了拿下订单陪笑陪喝时的阿谀奉承,年终聚餐时领导对你敬酒时的虚伪点评(说你好但从不会主动给你加薪),同学习并领悟上那些混的好与混的不好之间的无奈与失落。。。。。。
要是成功了,有人跟你送好烟好酒,反之,你整天都要纠结送什么酒人家才会帮忙办事。酒如人生,味在其中,品酒时要从口感淡的到口感重的,这样才不会正因前一支酒的浓重而破坏了后一支酒的味道,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经历多了,苦受尽了,老了才能给自我的孙子孙女们讲出更有味的故事。
影评精选二:
杯酒人生
这片子英文名字叫sideways,是斜着,斜向一边的意思,以我的英文修为,目前只能到达感到有点意思,但是还说不好是什么意思的境界。大意就应是在强调中年危机吧。但是这个中文译名,我是感触颇深阿,虽然还有一个译名叫酒佬日记,我觉得还是这个杯酒人生好。正因我就是冲着这个片名去看的,看完之后觉得不错,查了一下才知道这片子在05年火的不行,一举拿下第62届金球奖的7项提名。
我是钟爱喝酒的,想高中时候正因喝酒逃了一节课被罚站,想想那个年纪在国外好像还买不到酒,还是中国好。还有一次中午吃饭和哥们喝完酒灌了几管力克就去上场踢球,还好我是门将,不知道那几个在场上跑的哥们是什么感觉。记得我写的大学毕业征文叫《我把青春献给你——大学六记》里面就专门有一记是写喝酒的。此刻这篇记录也遗失了,也忘了写得什么了,只记得这种描述真实的颓废的大学生活的文章是肯定没得了奖金的。想开始喝酒的原因就应是为了宣告一种成熟,装作大人的样貌,加上自我开始还是挺能喝的,在东北这地方,拼酒就像奥林匹克,能喝的总是牛掰点的,推酒不干总是会被人笑话的。于是正因能在这种“竞赛”中表现的不错,也很钟爱酒桌上的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了。
但是咱们的中式奥林匹克拼酒和这片子中的喝酒可不是一回事,虽然咱们中国虽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维基百科说:先秦时期出现了曲法酿酒;汉代以后发展了制曲技术;东汉引进了葡萄酒;因此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一说,但是到了此刻,喝酒已经退化到先决定喝啤酒还是白酒,然后白酒决定一下度数,一般都选取45度以上的,正因觉得38度的一股水味,然后凭照自我平时被广告轰炸留下的印象再选一个牌子,然后开始半开一开的喝了。然后尽最快速度把自我或者别人灌醉,然后开始拉着哥们的手痛诉衷肠或者给老情人打电话或者转场到KTV和disco去尽情的发泄一下,这种喝法,倒是很像咱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就是想最快速度成功,最好什么地位金钱尊重都要有,然后这就是快意人生,成功人生了。这种喝法是永远不能喝出来像片中女主角玛雅那种人生感慨的,她说人也像酒一样,要经过长时刻的积累和酝酿,直到被打开的那一瞬间,实现自我辉煌的那一瞬,然后随着时刻的过去再变淡变老。其实咱们的人生也都是必须要有平淡的酝酿的,这样才能体现出高潮时的不易和澎湃,高峰过去也必须要是走下坡路,这才是必然的客观规律。
片中的男主角麦尔斯,是个典型的中年危机的例子,自我的事业没什么成就,离婚,作品迟迟不能发表,更主要的是他自我不能成功的走出失落,不能moveon,也就是对自我想要的东西得不到,而找不到其他想要追求的东西,其实期望也正是咱们人生的一大好处所在。何兆武教授在《上学记》中说:“我想,愉悦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完美,一是你觉得自我的未来会越来越完美。这两个条件在我上学的时候恰好同时都有,当时正是战争年代,但正正因打仗,因此好像直觉地、模糊地,但是又十分肯定地认为,战争必须会胜利,胜利以后必须会是一个十分完美的世界,必须能过上十分完美的生活。”这就是期望,期望给咱们的巨大的生存的动力。还有就像是古惑仔里面的山鸡哥说的:你知道叫鸡最兴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么?不是做的时候,而是在等着鸡来的时候,你不停的在想,是个波大点的呢,还是个腰细点的呢。这种期望的兴奋甚至超过了咱们的性本能,可见期望的力量有多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