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PPT教学课件:《外国诗两首》人教版

 4  ﹡外国诗两首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3.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 
  审美意识。

作者介绍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次年,他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1818年到1820年,是济慈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名篇也是在这一时期内写成的。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
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田园诗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中国田园诗的特点:
         标举隐逸       寄情山水      歌咏田园生活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 
     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诗中是怎样
         体现这一主旨?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标签: 外国诗两首

上一篇: 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敬业与乐业》人教版

下一篇: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星星变奏曲》人教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