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
2.能够理解童话的寓意,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3.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特点。
教学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改写文章。
三、教学策略
根据童话作品体裁的特点及时间所限,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总结受骗人的相同的心理,感悟人物性格特征。
2.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通过想象激励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由理解性学习上升到创造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阅读童话三方法:
读童话,知情节;
抓角色,品语言;
明是非,辨美丑。
(一)感知课文,自拟题目
初步感知文章主题后,请思考,为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
一个 的皇帝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初步探究文章主题。
(二)品读文章,探究主题
1.“皇帝的新装”在情节结构上起到了线索作用,而贯穿这个离奇而生动故事始终的主线则是“新装”的奇怪特性,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主线进行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描写“新装”的特性,你认为“皇帝的新装”“新”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2.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分析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分析用笔的精妙和童话夸张和想象的特点。
例如1:写老大臣抓住了他衰朽的特点,
写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如“愿上帝可怜我吧!”“我的老天爷!”;
写眼睛,一再写他睁得怎样大;
写语言,对一些词语反复使用,极力描写老大臣对子虚乌有的衣料的赞美,和前面说的“诚实”形成强烈的对照,增强了讽刺意味,把他虚伪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