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密度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 密度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重点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由图象找规律。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天平,砝码,长方体蜡块、木块、铁块、铝块、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如果有人问你:棉花和铁相比,哪一个重?你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铁重!如果再问你:一只铁钉会比一大篮棉花重吗?你怎么回答?可见你原来的回答不正确!也许你还会有疑问,别急!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以后,你就会明白你错在哪里。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问题: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设计实验: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形状规则的物体)。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
3.进行实验:几个不同体积的铁块和几个不同体积的铝块(形状均规则),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与体积相关的长度,计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