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及反思(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济南版初中生物第四单元第二章的内容,本节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上一节学生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后面将会介绍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因而本节内容较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两栖动物作为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过渡类型,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就注定了它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并且是分布非常狭窄的一类型。在探究两栖类生殖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时,从侧面的与人和环境呼应,进一步体现了整套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思路。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两栖动物作为生物进化过程中一个十分特殊的类群,其生殖和发育特点鲜明,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种延续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好在第四单元的主体是“物种的延续”,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有性生殖的概念,尤其是了解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过程,应该说对有性生殖不再陌生。紧接着学生又接触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内容,并且对“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就更加丰富了学生对有性生殖的认识。 所以在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储备,这对于后续的学习过程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从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内容和昆虫生殖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收集和整理各类信息资料的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获取,甄别有效信息的意识以及判断性思维的能力,这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
(2)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3)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及反思(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下一篇: 花的结构和类型教案(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