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有解析人教版)
模块检测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导学号66636190)(2018•河北唐山一模)下图示意的是由冰岛驶向甲、乙港口的海上运输线,该航线是“二战”期间重要的军事物资补给线。据此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港口气温存在差异,甲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纬度 B.地形
C.洋流 D.季风
2.由乙港口通往南部的1 100多千米的铁路,其沿线地区( )
①分布着波状起伏的沙漠 ②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 ③分布着较茂密的针叶林 ④春秋季易受强沙尘暴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C 2.B [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看,该地位于北冰洋沿岸。该处1月气温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甲位于乙的西侧,受到暖流影响更大而气温较高。第2题,注意乙地位于(65° N,40° E)附近,向南1 100多千米的铁路,应该至55 °N附近,此位置属于俄罗斯西部地区,降水较多而为针叶林分布区,因纬度高而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五)图Ⅰ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Ⅱ示意图Ⅰ中①②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图中①②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 )
A.富士山区 B.落基山脉
C.东非大裂谷 D.墨累—达令盆地
4.与图中③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
A.动物复杂程度 B.植被产草量
C.流水侵蚀力度 D.岩石风化程度
解析:3.B 4.D [第3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西部地形隆起地区,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③处地势在逐渐增高,①③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随着③处地势的逐渐增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