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维护实习小结
SATA即串行ATA。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
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erial ATA 3。0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就理论数据而言,STAT3。0比STAT2。0接口传输率提高一倍。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是个人电脑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显示卡的主要性能和指标包括:显示芯片型号;显示卡的核心频率;显存容量;显存频率/速度;最大分辨率等。
了解了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基本性能指标,只能算是理论上的知识,要对这些有深入的理解,就需要亲手装机,实践里出真知。在部门几位老员工的带领下,他们边讲边操作的进行装机,在观察了两个机箱的组装后,我对照着说明书尝试进行着组装。
安装电源:先将电源装在机箱的固定位置上,之后就用螺丝将电源固定起来。安装CPU: Intel的CPU上的针脚已经做在了主板上,只需要按插槽放好就行了;不过AMD依然要很小心的对准后再插入,不然损坏了CPU,之后把把手压回,把把手固定到原来的位置。安装风扇:要将风扇安装到主板的CPU上,intel的风扇相对AMD是比较难装的,需要将4个脚锁牢牢的卡在主板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弯折,需要一定的技术。安装主板:先把定位螺丝依照主板的螺丝孔固定在机箱,之后把主板的I/O端口对准机箱的后部上紧螺丝即可。安装内存:先掰开内存插槽的把手,缺口对齐压下内存,固定夹自动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固定,接下来插上电源线,将硬盘与主板用SATA数据线连接起来。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PCI——E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连接控制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然后区分开正负极连接。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盘灯)、PWR SW(开关电源)、Reset(复位)、Speaker(主板喇叭)和PowerLED(主板电源灯)等连接在主板上的金属引脚。最后,装好机箱。
在尝试装了两台之后,我渐渐的熟悉了操作,也有了一些感悟,一些是师傅们告诉我的,一些是自己装的过程中体会到的。首先就是由于内存上的金手指易氧化,所以造成内存不识别,或者出现故障,死机。所以如果拆卸或安装使用过的内存时最好用橡皮擦将金手指擦一下。其次就是在一个电脑上装双硬盘,最好将性能好的硬盘作为系统启动盘,将不好那个作为从盘。在进行SATA数据线连接时,将固态硬盘连接到SATA1上,将作为拓展盘的机械硬盘连接到SATA2上,系统在启动时先检测SATA1,而SATA1上连接的正是系统盘,有利于系统快速启动。
组装好了电脑,下一步就是安装操作系统了,而安装操作系统的第一步自然就是熟悉BIOS,在BIOS下设置启动顺序,好进行硬盘分区和安装操作系统等接下来的工作。
BIOS是固化在计算机硬件中的一组程序,它为用户提供了最基本、最直接的硬件控制。当计算机接通电源后,BIOS将负责所有硬件设备的自检,所有自检完成后,BIOS将在指定的驱动器中寻找操作系统,并向内存中装入操作系统。 一般说来,进入BIOS设置程序通常是在开机启动时按下主板厂商预设的热键就可以进入,而这个热键一般会在启动画面的最底部显示出来,例如“Press to enter SETUP”。 不同的机器BIOS设置程序进入的热键也不相同。在BIOS设置中将USB DEVICE设为第一启动项,保存后重启计算机。接下来计算机会自动进入USB设备,我们选择进入windows PE系统。在PE下进入Diskgenius对硬盘进行分区,将整个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以提高机器运行速度,在对机械硬盘进行合适的拓展分区后进入GHOST读取USB设备上的镜像文件。完全拷贝完毕后即可重新启动,取下U盘,系统检测不到USB设备会检测第二启动项即硬盘,接下来就是自动安装系统了。安装完系统和必要的驱动程序后再次进入GHOST进行备份,基本的装机就完成了。
以上就是我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从事的主要工作以及学习到的知识,而在实习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学习在正规公司里工作的工作态度以及处理人际关系。这是我理解的实习的主要目的,而在这次实习中,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