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可名状造句
用不可名状造句
不可名状(bùkěmíngzhuàng):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出自《老子》第十四章。
成语典故
唐李复言《杨恭政》:“箱中有奇服,非绮非罗,制若道人之衣;珍华香洁,不可名状。”
宋文天祥《乱礁洋》诗序:“在洋中者,或高或低,或大或小,与水相击触,奇怪不可名状。”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公》:“两鬼捉臂按胸,力脱之,痛苦不可名状。”
唐元结《右溪记》:“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晋·葛洪《神仙传·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1]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拜住不敢十分抬头,已自看得较切,不比前日墙外影响,心中喜不~。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