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经典诗词大盘点

: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二、简评《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转载自史树斌先生的个人博客

  说起诗词我们大家很容易想到唐诗宋词哪怕是元曲;很博客容易想到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甚至于马致远、关汉卿,但是恐怕很少有人会跟《红楼梦》联系起来,跟一个写小说的曹雪芹联系在一起的。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曹雪芹实际上是很会写诗的,这个从与他同时代的友人写给他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有个叫敦诚的人就这样写到“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还有个叫张宜泉的这样写到“君诗曾未等闲吟,破刹今游寄兴深。”从这些友人的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曹雪芹的诗应该写的不错,可惜的是曹雪芹并没有诗作传世,不过让我们欣喜的是还有《红楼梦》,《红楼梦》里面还有不少琅琅上口值得称颂的好诗,比如那如千古绝唱般的《葬花吟》再如那寄托无限哀思的《芙蓉女儿诔》。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谈《红楼梦》里的诗词歌赋。我们先来总体探讨一下它们共同的特点,或者说与其他古典小说中诗词曲赋的不同。

  真正的“文备众体”

  我国人民引以为荣的伟大文学家曹雪芹,除了有一部不幸成为残稿、由后人续补而成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传世以外,几乎什么别的文字都没有保存下来。然而,谁也不会怀疑他的多才多艺。小说家要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成功地描绘下来,组成广阔的时代画卷,这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在这一点上,曹雪芹的才能是非凡的。他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自唐传奇开始,“文备众体”虽然已经成为我国小说体裁的一个特点,但毕竟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故事情节需要渲染铺张或表示感慨咏叹的时候,加几首诗词或一段赞赋骈文来增加效果,所谓“众体”,实在也有限得很。《红楼梦》则不然,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它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和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击瓯歌》之体的,有师楚人《离骚》、《招魂》等作而大胆创新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才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它小说中不曾见到的。

  小说的有机组成部份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份,我认为这是有别于其他小说的最大特点。

  当然,其他小说也有把诗词组织在故事情节中的,比如小说中某人物所写的与某事件有关的诗等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如果我们翻开李卓吾所评的一百回本《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就会发现它的诗和骈体赞文,要比后来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或七十回本来得多,但其中有一些被评者认为是多余的,标了“可删”等字样。的确,这些无关紧要的附加文字,删去后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倒反而使小说文字更加紧凑、干净。有些夹入小说 的诗词赞赋,虽则在形容人物、景象、事件和渲染环境气氛上也有一定作用,但总不如正文那样重要,有些读者不耐烦看,碰到就跳过去,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

  《红楼梦》则不然。它的极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那一部份的情节。比如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看到的十二钗册子判词和曲子,倘若我们跳过不看,或者也像宝玉那样“看了不解”,觉得“无甚趣味”,那么,我们能知道的至多是宝玉做了一个荒唐的梦,甚至简直自己也有点像在梦中。而读第二十二回中的许多灯谜诗,如果只把它当成猜谜游戏而不理解它的寓意,那么,我们连这一回的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的意思也将看不懂了。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份。


上一篇: 不叫一个人想你的诗

下一篇: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 唯美的纳兰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