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散文赏析
:
竹心若谷
竹有节,虽清瘦但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磨万击仍坚韧。 夏不畏暑,冬不屈霜。生不拒贫壤,伐之又复生。所以宋代文豪苏东坡才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名句。扬州八怪郑板桥更是赏竹、咏竹、画竹,胸有成竹,泼墨而就一幅《墨竹图》寥寥数笔就把竹的坚韧挺拔,气势冲霄,傲岸节操画的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并留有诗句:“散出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力做秋声,瑶窗弄风雨。”他善于用兰和石为墨竹润色,使之有节有香有骨。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给人以生动活泼,弦外有音的多层感受。
受他们的感染,在早春,我央求同事给我移来了几棵幼竹,栽种在我居住楼房后的空地里,初来乍到,它们纤细瘦小,比观赏竹高不了多少。也许它们还在怀念自己的家园?也许它们对新环境还不太适应?
夏季里一场狂风暴雨后,我去看它们,我的竹子呀!被狂风吹落的石棉瓦压在身下,我倏然一惊,心想他们肯定是劫数难逃,待我赶上前去掀开石棉瓦,他们竟然完好无损地从地面上挺立了起来。此后我忙于工作和学习,对它们的关注就少了许多。也就是短短几年的功夫吧,它们已从南串至到北,长成了一片竹林。更有几棵好奇好事的幼竹,仗着我对它们的偏爱,从打开的窗户里,钻进了我家的阳台,不知他们是想和我会话,探讨一下它们的鼻祖?还是也想挤进来听听我在播放的音乐,继续提升它们的品位?
一阵清风吹来竹叶簌簌作响,犹如乐人在拨弄琴弦。微雨的夜晚,聆听淅淅沥沥的雨打在竹叶上,竟涌出了无限的怀想和许多的诗情画意。我想古代的文人雅士,一定是以竹子的气节自喻,以竹子虚怀若谷的气度,傲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把。
竹子的风格用一句话来概括,正是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而王维在诗词《竹里馆》,勾勒出的意境,又是一种清幽安宁的恬然自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如用我的想象来演绎这首诗词,就是,幽静竹林中,舒朗明月下,习习晚风吹,竹叶沙沙响。一个亮丽调皮的女子,弹拨着古筝,随着音乐的节奏,口中轻吹着哨音,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女子,把自己和自然融入一体,把自己对自然的深情,用音乐来阐述,把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寄予翠竹来阐发。
秋菊怒放
晚秋时,斜阳下,矮篱畔,一丛丛、一片片的菊花傲然开放,它们层层叠叠,相依相偎,不畏寒风,不畏严霜,淡泊清华,悠然自得,浑朴自然。
那意境正如五柳先生陶渊明在《饮酒》里所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清人王韬在《招陈生赏菊》文中,说花有三品,为神品、逸品、艳品,惟菊兼而有之。神在“高尚其志,淡然不厌;”逸在“傲霜有劲心,近竹无俗态;”艳在“如处女幽人,抱贞含素。”我想他们所咏赞的菊花,定是郊野的野菊花,人工种植的虽有色但无味,只有野菊花才淡雅高洁,韵味十足,它悠悠闲闲地开,从从容容地开,灿灿烂烂地开,热烈但不张扬,婀娜不失野趣。深秋的荒野是属于它们的,金灿灿迎风摆,明颜颜傲秋霜。
以我个人的嗜好,是喜极了金黄色的野菊花,原野、草原、山谷、溪边、路旁,默默地开放,铺天盖地,风儿吹过,犹如一条涌动的金河,自然地舒展着生命的本来面目。为了这个季节,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秋天的女儿,在寒风中昂头歌唱,在寒霜中孤傲娇艳。
竹心若谷
竹有节,虽清瘦但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磨万击仍坚韧。 夏不畏暑,冬不屈霜。生不拒贫壤,伐之又复生。所以宋代文豪苏东坡才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名句。扬州八怪郑板桥更是赏竹、咏竹、画竹,胸有成竹,泼墨而就一幅《墨竹图》寥寥数笔就把竹的坚韧挺拔,气势冲霄,傲岸节操画的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并留有诗句:“散出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力做秋声,瑶窗弄风雨。”他善于用兰和石为墨竹润色,使之有节有香有骨。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给人以生动活泼,弦外有音的多层感受。
受他们的感染,在早春,我央求同事给我移来了几棵幼竹,栽种在我居住楼房后的空地里,初来乍到,它们纤细瘦小,比观赏竹高不了多少。也许它们还在怀念自己的家园?也许它们对新环境还不太适应?
夏季里一场狂风暴雨后,我去看它们,我的竹子呀!被狂风吹落的石棉瓦压在身下,我倏然一惊,心想他们肯定是劫数难逃,待我赶上前去掀开石棉瓦,他们竟然完好无损地从地面上挺立了起来。此后我忙于工作和学习,对它们的关注就少了许多。也就是短短几年的功夫吧,它们已从南串至到北,长成了一片竹林。更有几棵好奇好事的幼竹,仗着我对它们的偏爱,从打开的窗户里,钻进了我家的阳台,不知他们是想和我会话,探讨一下它们的鼻祖?还是也想挤进来听听我在播放的音乐,继续提升它们的品位?
一阵清风吹来竹叶簌簌作响,犹如乐人在拨弄琴弦。微雨的夜晚,聆听淅淅沥沥的雨打在竹叶上,竟涌出了无限的怀想和许多的诗情画意。我想古代的文人雅士,一定是以竹子的气节自喻,以竹子虚怀若谷的气度,傲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把。
竹子的风格用一句话来概括,正是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而王维在诗词《竹里馆》,勾勒出的意境,又是一种清幽安宁的恬然自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如用我的想象来演绎这首诗词,就是,幽静竹林中,舒朗明月下,习习晚风吹,竹叶沙沙响。一个亮丽调皮的女子,弹拨着古筝,随着音乐的节奏,口中轻吹着哨音,一个全身心投入的女子,把自己和自然融入一体,把自己对自然的深情,用音乐来阐述,把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寄予翠竹来阐发。
秋菊怒放
晚秋时,斜阳下,矮篱畔,一丛丛、一片片的菊花傲然开放,它们层层叠叠,相依相偎,不畏寒风,不畏严霜,淡泊清华,悠然自得,浑朴自然。
那意境正如五柳先生陶渊明在《饮酒》里所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清人王韬在《招陈生赏菊》文中,说花有三品,为神品、逸品、艳品,惟菊兼而有之。神在“高尚其志,淡然不厌;”逸在“傲霜有劲心,近竹无俗态;”艳在“如处女幽人,抱贞含素。”我想他们所咏赞的菊花,定是郊野的野菊花,人工种植的虽有色但无味,只有野菊花才淡雅高洁,韵味十足,它悠悠闲闲地开,从从容容地开,灿灿烂烂地开,热烈但不张扬,婀娜不失野趣。深秋的荒野是属于它们的,金灿灿迎风摆,明颜颜傲秋霜。
以我个人的嗜好,是喜极了金黄色的野菊花,原野、草原、山谷、溪边、路旁,默默地开放,铺天盖地,风儿吹过,犹如一条涌动的金河,自然地舒展着生命的本来面目。为了这个季节,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秋天的女儿,在寒风中昂头歌唱,在寒霜中孤傲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