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花永远绽放
当时,学校条件比较差,教学设施不齐全,她就自己做教具、自己印制试卷,每周只休息一天,星期天还要抽时间给学生辅导功课。晚上回到家就10点多了,除了备课,还要给父亲做好第二天的饭。
当被问到每天这样生活觉不觉得辛苦时,田兰莉依然笑着说:“一点都不觉得苦,反而特别有干劲儿,特别有活力,现在想起那时候的事自己都挺感动的。”
结婚以后,田兰莉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现在已经有13个年头了,婆媳关系非常融洽,老人对她的工作很支持,唯一一次婆婆生气时质问她说:“你们学校没有别人吗,离开你学校就不转了?”
这让她觉得很内疚,但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分给工作的多了,留给家人的就少了,“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家,自己也觉得愧疚。”
说起女儿,田兰莉的愧疚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她说,怀孕的时候,她正在参加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省级送教下乡公开讲学话动,下乡的时候光坐车就要6个多小时,而且工作很忙。女儿上幼儿园后,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先跟着她到学校,再被辗转送到幼儿园,吃了很多苦。上小学后,孩子和她在同一所学校,每天母女俩一同上学,放学一同回家。可有一次,天都黑透了,家人打电话来问孩子为什么还没回去,她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有把孩子送回家。
田兰莉就这样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过,她的努力带来了很多回报。
参加工作第一年,她就在学校的层层考评中脱颖而出,拿到了七里河区教育系统设立的年终奖,奖金高达1000多元。“那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才168元。”田兰莉不无自豪地说,“第一年参加工作就得到这样的肯定,让我更加有信心了。”
从此,田兰莉更是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她不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整理成论文,还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随着一篇篇论文的发表,一堂堂好课的设计、展示,一项项研究的开题、结题,田兰莉逐步完成了从教学能手到科研能手的转化。
她在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培训中得到启发,开始在教学中使用尝试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当时,其他的老师都在按部就班地上课、讲课,学生的作业也多,升学压力很大,但是田兰莉不想延续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她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了。“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探究,让学生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是我教学的核心思想。”田兰莉解释道,“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心里也犯嘀咕,别的老师都讲得多、讲得细,我这样讲效果到底怎么样,学生能接受吗?家长能接受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比以前更高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班里的学生都考得很好,家长也就没有异议了。”
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和实践,田兰莉的这一套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同事们的肯定。她也被推荐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