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创业者的心声:拒绝被贴“90后”标签,不努力就老了
陈天桥34岁,成为中国首富。马化腾34岁,腾讯上市。丁磊30岁,网易上市。
2012年,在所谓的“世界末日”到来之前,聚美优品推出了一则电视广告,“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成了年轻人“为自己代言”反击他人冷言冷语的口头禅。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主板上市,80后的创始人兼CEO陈欧,身价暴涨至80亿人民币。
70后独占鳌头的局面渐渐被消解,以陈欧为代表的80后开始登顶,而来势汹汹的90后则让人摸不着头脑,张天一用互联网思维卖着米粉,郭列用脸萌霸占了朋友圈头像,“霸道总裁”余佳文明年要给员工发一亿。
92年生人的创业者尹桑曾说,我幼儿园时就有PC机可以玩游戏,小学的时候就“触网”,开始打网游,然后是手游。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我们想做更“酷”的事情。现在尹桑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一起唱”的创始人兼CEO。
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这群创业者,除了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眼界也更加开阔。“初中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我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广阔,我知道我以后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而不是父母期待的医生、律师、会计。”在谈到为什么要创业时,一位90后创业女孩说出早就埋在她心底的创业冲动。
拒绝被贴“90后”标签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会有以年代去标记一类人群这样的做法出现,说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着较强的不知足以及功利的心态,这是我对这个现象的本质判断。”东革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姚欣宇拒绝了采访。事实上,他现在拒绝一切媒体采访,因为不愿被贴上90后的标签。“包括我在内有好几个人都在《福布斯》年度前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中,但是这样的称号出去,真正有能力的长辈和同辈不怀疑你的能力或是嘲讽,就谢天谢地了。创业圈和娱乐圈不同,是商场更是战场,‘高调曝光’这个技能不是都能产生正面价值的。”
云计算公司捷速网络CEO郭秀峰也以一旦高调就会跌个大跟头的理由拒绝了采访。
“90后是个伪命题,一个标签怎么能代表一代人呢?90后最大的特色就是每个人都很有个性,”在得知自己被“90后”这个标签代表了之后,尹桑,这个92年出生的年轻CEO有些不能接受。其实在《IT时报》记者采访的众多90后创业者中,大多数人对于“90后”这个标签都表示无奈。“90后这个标签在当前的舆论语境下所代表的含义首先是脑残,然后是颠覆、创新、疯狂、个性等,我觉得它不能代表我,起码我不是脑残,”另一位90后创业者在谈及“贴到”自己身上的90后标签时如此说道。
“脑残”“垮掉的一代”这是前些年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90后形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了解90后将会失去一切”是许多企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活跃的用户群体和消费的生力军,90后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个年轻人群体,其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