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我们该如何读书
现在大多书法家字不如以前的账房先生
诸位一定要清楚,在所有的技术变革中,只有当技术条件中的主要因素同时具备的时候,一种新的技术方式才可能流行,并成为普遍的方式,进而取代旧有的方式。中国雕版印刷的出现建立在早期刻字艺术的出现、纸的发明、墨的出现基础上,而这些技术条件,在制作成本方面要达到一个大体平衡的水平。雕版印刷的出现,使知识的保存、传播和普及变得相对简单和容易,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文明的进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的石印、油印、铅印技术大量传入中国,最后铅印的方式成为一个稳定周期内的基本印刷形式。西方铅印技术的普遍使用,也是造纸、轮转技术、油墨的制造等技术条件基本平衡的结果。这个发展进程中,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由繁向简、技术条件大体平衡发展的逻辑,最后稳定成熟和普遍流行的技术方式,一定是这个逻辑的最佳选择。
熟悉中国印刷史的人都注意到,印刷技术的变革中,有一些过渡时期的现象,比如在雕版向铅印转型的过程中,石印、油印也短期存在过,但很快就退出了流行的印刷,就是因为这些技术手段虽然有它的优点,但也明显有缺点。比如油印技术的一大优点是便捷,在技术上,基本可以说没有难度,因为刻蜡版和常规的书写方式是一样的,而雕版的反字刷正,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特殊思维,所以凡是单一强调功能的时候,油印的优点就突显出来,比如文件、传单的印刷,它的缺点是不具备大量印刷的可能和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审美要求,所以很快为铅印技术取代。
书写方式也一样,早期的毛笔被后来的钢笔、圆珠笔取代也是必然的,因为人类活动以功能为上,钢笔、圆珠笔最佳地满足了这个条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笔的出现第一是为用,其次才是审美,书法的出现,也是在满足了用的前提下的。当一种书写工具普遍流行的时候,它的技术一定会达到最高,而当这种工具不再成为主流的书写工具后,它的技术水平一定是下降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多书法家,还不如以前的账房先生字写得好的原因,因为毛笔以前是日常书写工具,不是现代人变得笨了,而是时代条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