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与幸福(吴晓波)

:

  财富与幸福(吴晓波)

  记得年轻时,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

  文中的农民帕霍姆为了买到尽可能多的土地而不停地走,因为买卖双方约定从清晨到黄昏他走过的土地都将属于他,帕霍姆为此拼尽全力,最终力竭而死。

  这篇不长的小说如此结尾:“他的仆人捡起那把铁锨,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帕霍姆埋在了里面。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这一句有如晨钟暮鼓,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这篇小说有一个稍带讽刺却又意味深长的名字——《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也同时提出了几个问题: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多少土地才能让他感到满足和幸福?

  抑或一个人需要多少钱?多少钱才能让他感到幸福和满足?问题从被提出的那天起,便萦绕不去,纠结百年,然而从未有一个足以让所有人信服的答案。

  显而易见的是,在一个人、一个国家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总是无法回避。而今日中国,我们的财富已经多到自己都无法计量,而社会各个阶层却普遍缺乏幸福感,旧问重提,更觉尖刻、急迫、咄咄逼人。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自上而下对财富的渴望近乎宗教般狂热,然而“一切向钱看”的单一价值观使得本该为人称道的财富积累过程显得那样愚蠢短视,恶果明显:为了钱,可以无规则、无道德、无底线。

  而更可怕和令人绝望的是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仍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去温州一个制造假药的乡村调研,我在地头责问村长:“你知道那些假药会害死人吗?你还有点道德吗?”

  村长用手指着身后一排整齐而高耸的民房,中气十足地大声对我说:“我最大的道德就是让我的乡亲们富起来。”


上一篇: 没有什么事情的结果是一定的(张德芬)

下一篇: 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