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交往的8大误区
5、多疑、自卑
在社会交往中,有的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自信,对自己没有信心。比如,有的人感到自己的相貌缺乏魅力,有的人感到自己能力欠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他们并不一定是没有魅力、能力,或事业成就低下,相反是对自己期望值过高,甚至不切实际,对别人的意见过于敏感,总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他们害怕挫折、失败,特别是在领导、强者或些强词夺理的人面前,总是感到手足无措,有时则表现出一种戒备和敌对情绪。发展下去,他们就人为地把自己的交往范围限制在亲戚、家庭这样一个小圈子中,有的则会产生厌世心理。这样的人,必须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到无论和谁交往都要不亢不卑,既不取悦别人,也不需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这样,就能渐渐消除自卑多疑的不良心理,从而获得真正的友谊。
6、恶语伤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言中伤别人,这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不但我们自己不该说,听到了这一类的话也不要随意传播。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有的人能叫人心悦诚服,有的人却叫人不得益处?粗鲁轻蔑的语言会使人有侮辱感,骄横高傲的语言使人与你疏远,所以我们应当用好语言这一交流工具,尽量避免恶语损害别人的尊严,伤了大家的和气,影响团结和谐。
7、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当笑料
不管在舞台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喜欢用别人的生理缺陷当笑料的人,是没有人性的,是一种缺德的行为。由于生理上存在某些缺陷,这些生理缺陷的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苦恼和忧伤,正因如此,他们的性格一般都较为内向。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却给他们在精神上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就使得他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比物质层面的需求看得更重一些,更渴望得到真诚的友谊,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平等。当他们受到别人的嘲笑、冷遇或不公平的对待时,更容易引起哀怨或者其他情绪。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到生命的价值和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8、希望被周围所有的人喜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刻求被所有人欣赏,这本身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人际关系标准,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一个人能被所有的人都喜欢和欣赏的。因为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各式各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人们根本不可能符合每一个人的要求。如果,个人要是真的被所有人欣赏,那他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交往中的一些误区常常夺去了我们心境的平和,认清这些误区,将有助于我们面对任何事情能够从容以对。一颗平静的内心就想不倒翁的重心一样使你永远也不会跌倒,跌倒也会重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