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实习心得
:
包括地形、地势、活地被物的种类和生长分布状况、土壤、幼树更新和林分卫生状况等的调查记载,其详细程度视具体要求而定,有时还需伐倒标准木或树干解析木,进行林分蓄积、材种、生长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标准地每木检尺记录表
表1 标准地面积 20×30 m2
表2 树高测定记录表
附录1:平均标准木法计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1)设置标准地,并进行标准地调查;
(2)由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出平均直径(Dg),根据所得树高曲线,求出林分平均高(HD);
(3)寻找1-3株与林分平均直径(Dg)和平均高(HD)相接近(一般要求相差在±5%下)且干形中等的林木作为平均标准木,用区分求积法(参见立木上部直径测定)测算其材积; (4)按下式计算标准地蓄积量,并根据标准地面积换算为单位面积蓄积量。
nM=?i=1viGni?gi=1
式中:n为标准木株数,vi与gi分别为第i株标准木的材积及断面积,G与M分别为标准地总断面积与蓄积量。
包括地形、地势、活地被物的种类和生长分布状况、土壤、幼树更新和林分卫生状况等的调查记载,其详细程度视具体要求而定,有时还需伐倒标准木或树干解析木,进行林分蓄积、材种、生长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标准地每木检尺记录表
表1 标准地面积 20×30 m2
表2 树高测定记录表
附录1:平均标准木法计算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1)设置标准地,并进行标准地调查;
(2)由标准地每木检尺结果,计算出平均直径(Dg),根据所得树高曲线,求出林分平均高(HD);
(3)寻找1-3株与林分平均直径(Dg)和平均高(HD)相接近(一般要求相差在±5%下)且干形中等的林木作为平均标准木,用区分求积法(参见立木上部直径测定)测算其材积; (4)按下式计算标准地蓄积量,并根据标准地面积换算为单位面积蓄积量。
nM=?i=1viGni?gi=1
式中:n为标准木株数,vi与gi分别为第i株标准木的材积及断面积,G与M分别为标准地总断面积与蓄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