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再婚 为了自己还是孩子
儿子不是有出息的孩子,勉强做一份杂志社排版的工作,4000块钱上下的收入。转眼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渐渐和她说话越来越少。他们的房子不大,60平方米,老房子客厅都很小,厨房、卫生间、两间卧室的门都开在这个小客厅里。于是,连一张餐桌也只能放折叠的了。从她前夫离家起,她住在大房间,也当作他们的客厅和起居室,儿子住在小房间,那是他的“私密空间”。她曾想过,如果有一天儿子要结婚,她可以换到小房间去住,或者还可以去养老院……虽然她对儿子也不是100%满意,但是,她总觉得,相依为命的儿子,不会舍得送她去那样的地方。母亲对儿子的角色期待,平和而切于实际,其态度是宽容而慈善。她对孩子“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即贤能之才固然值得喜欢,但无能之儿亦需爱怜。
她有些积蓄,或许她能替儿子支付一套不太大的房子的首付,小两口齐心协力供个房子应该也不会太难。她只是胡思乱想,没料到这一天近在眼前。
有一天早晨,她起床看见大门边小过道摆着一双女鞋,不是她的,那么,有个女人,在这个家里……她扶着椅子背坐下,头有点儿晕,儿子是半夜里回来的,她隔着门问了一声,儿子应了一声就关上了门,她也懒得起来看。结果,就多了这么一双鞋,单身多年的她竟然脸红心跳,心说这多不好意思,忘了该不好意思的人其实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正和儿子一起熟睡的陌生女子。她拿起购物袋,直奔早市,心想等他们吃饱喝足走了再回家。
那天她真的在外面转悠到十一点多才回家。开了门,赫然是一个女孩的背对着门,正低头喝粥。儿子在厨房,屋子里飘着炸鸡蛋的味儿。女孩听见门声,起身叫“阿姨”,全无尴尬,仿佛做了尴尬事的人是她。不过这女孩真是漂亮,就怕儿子日后“拿”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