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快乐是一种选择
:
持之以恒,培养思维习惯
目标设立的一个基础是理性,就是说人要理性地设立目标,而不能感性。一旦目标设立了就不能随意更改,不能放弃,甚至要超越目标去完成。比如说,你的目标是一天背100个单词,不能说最后我背了10个就很开心,说100个就是100个,而且你要背到110个,这样你会感觉到自己不仅是达到了目标,还超越了目标,心情会很愉快。这就是为什么定目标的时候,不能定超越自己能力、根本达不到的目标。另外,在完成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因为方法的好坏和完成目标的效率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有的人两个小时背100个单词,有的人40分钟就能背完,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一个人的习惯分成思维习惯和日常习惯。思维习惯就是一个人要习惯于思考生命中哪些事情是大事,就是哪些事情对自己最重要,尽可能排除日常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人一旦进入琐碎状态,眼光就会只盯着那些琐碎的事情,不会看更远的地方。所以,思维习惯上一定要学会思考自己大的事情,比如说,我在大学四年到底应该做什么?大学毕业后应该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我做什么事情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每天都要过一遍,警告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小事、做小事。
一个人如果过分地关注小事,一辈子就会被这些小事给扼杀了,最后变成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关注大事的话,尽管有些小事没有做完美,但因为大的方向是对的,肯定会走得更远。所以,思维习惯要往远的方面想、往远走,而行为习惯要往踏实方面走。
学要学得有效,玩要玩得开心
我经历的寒假有几种类型。有一种类型的寒假就是特别开心地玩耍,那都是在童年时代。学校放寒假,准备过年了,等着爸爸妈妈做年糕、做豆腐、包包子,等着爸爸妈妈用家里有限的钱去买几斤肉回来,跟着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打扑克,特别开心地过年,不会想学习的事情。这些都是小时候特别美好的回忆。
还有一种寒假就是虽然特别苦,但特别有成就感的寒假。这种寒假是我在考大学的那三年里经历的,因为自己一心想考大学,几个寒假都没有好好过,基本上都是在拼命学习。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即便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我每天都要学十多个小时,根本就不出门,在家里背课文。那一年的大年初一,我从上午6点一口气背到晚上6点,背了整整六篇课文,而且背得滚瓜烂熟,特别有成就感。
进入了大学以后,第一、第二个大年初一我是回家过的,但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因为写论文等事情,有一年寒假我就没有回去,在北大校园里过了一个特别孤独的寒假。后来想想这也是成长中的一种经历,就像现在很多学生寒假就留在学校或者来到新东方学习,举目无亲,每天上五六个小时的课,内心是有一种“悲壮”感的,但这种悲壮是人成长的一部分,我觉得特别重要。
工作了以后,我对寒假就比较淡漠了。结婚以后,就是跟家人一起过,拿几本书看一看。但自从有了新东方,寒假就又不一样了。有了新东方以后,大概从1995年开始,新东方就有全国各地的学生来北京报班,我一般寒假都要去上课,中间也就休息三四天。这期间的大年三十通常还会跟学生一起过,唱歌、跳舞,一般要闹到大年初一凌晨,大年初二好好睡一觉,大年初三又背着书包给学生上课去了。那段时间就是跟学生打成一片,到现在新东方还有大年三十慰问学生的传统。
寒假学习就要学好,玩就要玩好。如果你想寒假努力一把,那就在寒假学出成就来,将来回顾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寒假过得值得;如果你就是想玩的话,也不要在乎这个寒假“浪费”一些时间,让自己玩得开心,回来后以愉快的心情更加努力地学习。
持之以恒,培养思维习惯
目标设立的一个基础是理性,就是说人要理性地设立目标,而不能感性。一旦目标设立了就不能随意更改,不能放弃,甚至要超越目标去完成。比如说,你的目标是一天背100个单词,不能说最后我背了10个就很开心,说100个就是100个,而且你要背到110个,这样你会感觉到自己不仅是达到了目标,还超越了目标,心情会很愉快。这就是为什么定目标的时候,不能定超越自己能力、根本达不到的目标。另外,在完成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因为方法的好坏和完成目标的效率高低是密切相关的。有的人两个小时背100个单词,有的人40分钟就能背完,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一个人的习惯分成思维习惯和日常习惯。思维习惯就是一个人要习惯于思考生命中哪些事情是大事,就是哪些事情对自己最重要,尽可能排除日常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人一旦进入琐碎状态,眼光就会只盯着那些琐碎的事情,不会看更远的地方。所以,思维习惯上一定要学会思考自己大的事情,比如说,我在大学四年到底应该做什么?大学毕业后应该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我做什么事情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每天都要过一遍,警告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想小事、做小事。
一个人如果过分地关注小事,一辈子就会被这些小事给扼杀了,最后变成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关注大事的话,尽管有些小事没有做完美,但因为大的方向是对的,肯定会走得更远。所以,思维习惯要往远的方面想、往远走,而行为习惯要往踏实方面走。
学要学得有效,玩要玩得开心
我经历的寒假有几种类型。有一种类型的寒假就是特别开心地玩耍,那都是在童年时代。学校放寒假,准备过年了,等着爸爸妈妈做年糕、做豆腐、包包子,等着爸爸妈妈用家里有限的钱去买几斤肉回来,跟着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打扑克,特别开心地过年,不会想学习的事情。这些都是小时候特别美好的回忆。
还有一种寒假就是虽然特别苦,但特别有成就感的寒假。这种寒假是我在考大学的那三年里经历的,因为自己一心想考大学,几个寒假都没有好好过,基本上都是在拼命学习。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即便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我每天都要学十多个小时,根本就不出门,在家里背课文。那一年的大年初一,我从上午6点一口气背到晚上6点,背了整整六篇课文,而且背得滚瓜烂熟,特别有成就感。
进入了大学以后,第一、第二个大年初一我是回家过的,但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因为写论文等事情,有一年寒假我就没有回去,在北大校园里过了一个特别孤独的寒假。后来想想这也是成长中的一种经历,就像现在很多学生寒假就留在学校或者来到新东方学习,举目无亲,每天上五六个小时的课,内心是有一种“悲壮”感的,但这种悲壮是人成长的一部分,我觉得特别重要。
工作了以后,我对寒假就比较淡漠了。结婚以后,就是跟家人一起过,拿几本书看一看。但自从有了新东方,寒假就又不一样了。有了新东方以后,大概从1995年开始,新东方就有全国各地的学生来北京报班,我一般寒假都要去上课,中间也就休息三四天。这期间的大年三十通常还会跟学生一起过,唱歌、跳舞,一般要闹到大年初一凌晨,大年初二好好睡一觉,大年初三又背着书包给学生上课去了。那段时间就是跟学生打成一片,到现在新东方还有大年三十慰问学生的传统。
寒假学习就要学好,玩就要玩好。如果你想寒假努力一把,那就在寒假学出成就来,将来回顾的时候会觉得这个寒假过得值得;如果你就是想玩的话,也不要在乎这个寒假“浪费”一些时间,让自己玩得开心,回来后以愉快的心情更加努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