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三学生APP创业,从打工攒学费到年收入200万

:
  2014年5月,在校团委支持下,公司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同年10月,公司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挑战赛荣获银奖。11月,公司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青年大学生创业板挂牌,是团中央主导的全国首批青年大学生创业挂牌的19个公司之一,公司研发的“拾忆”APP第一个版本正式上线推广,上线10天用户量达到13700人。目前,公司年盈利200万元。
  刘大睿通过校勤工助学中心雇佣了30人,其中近20人来自于贫困家庭。公司每月为他们发放共3万元工资,解决了大家的生活费。下一步,刘大睿计划将公司打造成一个文化创意与互联网结合领域的品牌,2016年将业务推向全国让公司真正走出校园。
  以下转载一篇记者对刘大睿的采访报道文章:文化创意联姻互联网 追踪记录人生美好时光
  东北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大三的学生,哈尔滨时光慢递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睿的创业故事:
  背井离乡,漫漫求学路
  “我家在云南的一个偏远山区,家里几代都以务农为生,爸妈身体也不好,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从小我就努力学习,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改变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说起自己是如何来到哈尔滨上学的,刘大睿语气沉重却带着几分自豪。
  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来哈尔滨上学的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为了筹集上大学学费,他暑假去过砖厂打工,还去工地上搬过水泥。开学时,他只身一人背着一个书包向着一座离家3000多公里的陌生城市出发,而在此之前,他甚至从未进过省城,更不要说出省。因为不熟悉入学程序,也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有家人照顾,在学校的第一天晚上,他一个人在没有被褥的床板上睡了一夜。而又因为是贫困生,教材费用交不起,他用的也是上一届的旧书。渐渐地,从黄土地里出来的他开始察觉到了一丝自卑,倔强的他开始想要改变……
  创业伊始,坎坷而心酸
  大一寒假,刘大睿把在火锅店当服务员的钱和贫困补助攒了下来,从云南带了很多玉石饰品回到学校,再向室友借了8000元,一个人独自前往云南和缅甸边境腾冲等地采购玉石。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自己精心挑选,不远千里带来的玉石到中央大街摆地摊贩卖。“在哈尔滨的冬天,我瑟瑟发抖,感觉自己就像个乞丐,或者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每一次想要哭泣时,我习惯性地仰望天空,每一次在回学校的公共汽车上我都睡着了。”谈起自己创业初期的经历,刘大睿感到十分心酸。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慢慢地,他筹集到了资金,有了一小部分可观的资本。
  机缘巧合,偶遇合作伙伴

上一篇: 世界富豪给年轻人的忠告,创业名人大学演讲语录精选

下一篇: 90后女性创业名人马佳佳演讲稿:绝望的大学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