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谈教育:没有坏学生,只有差老师
:
我还发现,“老师”实在是不易定义。或者说,“教学得力的因素何在?”这样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我从未看过做法完全相同的两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使一个老师成为第一流的方法,似乎对另一个老师来说完全没用,而另一个老师或许也不会采用这种方式。这个现象真令人困惑,至今我仍大惑不解。
有些老师是不用语言的,就像苏菲老师,施纳贝尔亦然。然而,同一时代还有两位卓越的音乐老师却很爱说话。过去50年来,在美国最厉害的钢琴老师就是列维涅,她上课老是说个不停,很少做示范;在老年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声乐老师的奥地利女高音勒曼也是。
一流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同
有的老师比较会教高深的课程,有的老师则较适合教初学者。
20世纪两位卓越的物理学家也是伟大的老师:他们是哥本哈根的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先驱,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费米(1901-1954,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3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赴美,1942年主持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费米晚年时就在芝加哥教书,但是玻尔只教天才学生。我听物理系的学生说,即使是最有天分的学生,也发现玻尔几乎让人无法理解。玻尔在上课前亦下了很多的准备功夫,然而学生却不能从他的授课和主持的学术研讨会得到什么。现代物理的第二代大师,从海森伯(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创立量子力学,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到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193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乃至奥本海默(1904-1967,美国物理学家),在研究所深造时都接受过玻尔的指导,他们都把自己能成为科学家归功于玻尔。
我还发现,“老师”实在是不易定义。或者说,“教学得力的因素何在?”这样的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我从未看过做法完全相同的两个老师,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使一个老师成为第一流的方法,似乎对另一个老师来说完全没用,而另一个老师或许也不会采用这种方式。这个现象真令人困惑,至今我仍大惑不解。
有些老师是不用语言的,就像苏菲老师,施纳贝尔亦然。然而,同一时代还有两位卓越的音乐老师却很爱说话。过去50年来,在美国最厉害的钢琴老师就是列维涅,她上课老是说个不停,很少做示范;在老年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声乐老师的奥地利女高音勒曼也是。
一流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同
有的老师比较会教高深的课程,有的老师则较适合教初学者。
20世纪两位卓越的物理学家也是伟大的老师:他们是哥本哈根的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先驱,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费米(1901-1954,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3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赴美,1942年主持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费米晚年时就在芝加哥教书,但是玻尔只教天才学生。我听物理系的学生说,即使是最有天分的学生,也发现玻尔几乎让人无法理解。玻尔在上课前亦下了很多的准备功夫,然而学生却不能从他的授课和主持的学术研讨会得到什么。现代物理的第二代大师,从海森伯(1901-1976,德国物理学家,创立量子力学,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到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193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乃至奥本海默(1904-1967,美国物理学家),在研究所深造时都接受过玻尔的指导,他们都把自己能成为科学家归功于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