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
没有两碗酒,莫上天外楼。
老话里提到的天外楼,是解放前,我们小镇上的一家饭馆。意思是,假如你没有两碗酒的酒量,千万别去天外楼上逞能。据说,天外楼的摆设,与众不同,楼上楼下全是大厅,没设包间雅座,一层十几个方桌,尽收眼底。饭馆门高窗宽,正对着门前大路,像个敞着怀的北方汉子,一脸豪迈地笑迎八方来客。
啥饭馆,非得有酒量的人才去得?这事,要从小镇的民风说起。
小镇自古以来盛行拜把子之风。很早的时候,小镇还是个芦苇地,没有本地居民,因为苏北沿海一带常有人到山东贩牛,在此处集散,时间一长,自有五湖四海的人定居于此,随后便成了村,村又成了镇。
可都是单门独户的,势单力薄,常受外人欺负。于是,为人仗义的爷儿们,便学刘关张结义金兰,万一遇个事,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然而,我和你拜,你和他拜,拜来拜去,整个镇上的人,几乎都能扯上关系。有的在家明明是独子,可老娘去世了,送葬的队伍能从街头甩到街尾,哭声震天,全是把兄弟,披麻戴孝,拖家带口充阵势。
说酒量不高的人不好去天外楼喝酒,是因为那儿没包间,大厅里,很容易碰到自个儿的把兄弟,或是把兄弟的把兄弟,喝着喝着,就并起了桌,你兄弟就是我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既是兄弟,不喝个两大碗哪敢走?
早先,偶有两户人家为件事撕破了脸皮,各拉一帮兄弟过来,可一照面,嘿,两家队伍立刻搂成了一团,还打什么啊,这里面,谁谁谁,都是我兄弟,走吧,还愣着干啥,喝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