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美女模特郭文煊:我是奥数的受益者

:
  这种激烈的竞争在我们这些不到10岁的孩子之间发生,确实有些惨烈,不过暂时失败了也没什么,反正十次课之后的下次考试,又是一轮新的排列组合。起初我也不太适应,几轮下来,我便习惯了。竞争怕什么,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反正小升初、初中升高中、考大学、找工作哪一样也少不得竞争,早点接触是好事。有的学生,因为父母有职位和权 力,一切可以不通过竞争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但那是少数。妈妈几次无可奈何地对我说:“我们是普通人,没有高官厚禄,没有显赫地位,妈妈能给你的只有聪明才 智和坚强的意志,未来的路只有依靠你自己。”
  我从小就对数学充满兴趣和热情,每天放学总是先做语文、英语作业,最后困倦的时候才做数学作 业,因为一看到数学题我就神清气爽来了精神。数学绝对不是无味的数字和符号,它有丰富的哲理、紧密的结构,又要求有严谨连贯的思路。几年来我一直待在奥校 最好的班级,只有一次考试失误掉到二班,爸爸风趣地安慰我说:“没关系,我们今天大踏步地撤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校的知名度渐渐大了。根据家长的要求,班级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到六年级时奥校好像已由起初的六个班,增加到十几个班了。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托关系 走后门,软磨硬泡地将自己在学校连数学课都跟不上的孩子送进奥校。个别学生上课像听天书一样,要么流着口水睡大觉,要么把学校的作业拿来做,父母却风里雨 里地接送,含辛茹苦地等待,不知真相地守望着。我常想:既然孩子不喜欢为什么还要送来这里?一方面浪费社会资源,一方面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很容易扼杀孩 子的学习兴趣,甚至使他们对校内的数学课也产生厌烦与恐惧。这也许就是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真实写照。

上一篇: 大S徐熙媛:从叛逆到美丽

下一篇: 最后的张爱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