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愉《30岁前别结婚》的婚姻观
20多岁时,学会变得独立
在你人生旅途的某一刻,你必须在心理上、情感上和精神上和周遭的影响区别开来。什么叫做“独立”?隐含于这个词中的是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是你在自我定位中必须脱离的对象。你的20多岁是用来学会将你的父母看成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你的父母。他们则学会将你看成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孩子,或者是他们的孙子孙女的生育者。这层新的关系能够让你与他们建立一种更密切的联系和友谊。
20多岁时,探索生活的广阔可能性
很快,你将要承担起崭新的长期义务,而这些义务将萦绕着你的一生。现在则是你整个成年生活中唯一可以变得有一点点自私的时候。充分地享受这个自由吧。在你被束缚之前,体验所有想体验的东西吧。你的二十岁和三十岁应当是被雄心壮志激荡得心潮澎湃的阶段。允许自己花几年去摸索你对什么感兴趣吧。
说到底,你的大脑还在变化
神经学科学家们曾认为大脑在青春期后就停止成长。但是他们现在发现,你的大脑中管理长效策略——即回答“我是谁、我想如何度过一生”这些问题——的那部分,其实在你20多岁、30多岁时还在改变。
那意味着现在20多岁的你将会不同于30多岁时的你——你的男友也一样。早婚的恋人因此将会在生活中为自己设置多余的严重障碍。没人在进入婚姻时会想着,“有一天我们会痛恨彼此,”但这恰恰是中国大多数80后的经历。这一代人的离婚率已经高达57%,而最老的80后成员也还只有30岁。
当你20多岁、你的大脑中负责长期思考的部分还在发育时,你找的是“Mr. Right Now”。当你30多岁时,你才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寻找那个与你相伴一生的“Mr. Right”。
你为什么想结婚?
你为什么想结婚?因为你的朋友们都已经结婚了?因为社会“改造”了你、让你觉得自己已到了结婚的年龄?这些原因都和你要嫁的那个男人毫无关系,而且它们预示的是一个快乐打折、鲜活减半的未来。如果一段感情没有为最真实的你留下空间,你将孤独终生。他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