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的意义
一是要着眼于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三下乡”的内容需从各地实际出发,紧密与本地农牧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把“三下乡”落实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落实到培养新型农牧民上,落实到满足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要着眼于实际效果。要把“大”与“小”结合起来,在组织好大型团队下乡的同时,要更多组织小型演出队、流动医疗队和科普工作队等,深入基层。要把“送”与“建”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农村本土人才。要把“老”与“新”结合起来,要更充分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加快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
三是要着眼于解决农牧民切身利益问题。要加大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支持力度,既要扶贫又要扶志,帮助他们出思路、谋创业,尽快实现脱贫致富。要关心农牧区贫困户、五保户和残疾人、老年人,关爱农村妇女儿童,多为他们送温暖、办实事。 通过“三下乡”活动,我们国家把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为农村中心工作服务,
为农民致富服务;把集中活动与经常工作结合起来,抓好集中活动,发挥示范作用,做好日常工作,满足农民需要;把面上活动与雪中送炭结合起来,突出工作重点,着重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三下乡”活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通过“三下乡”活动,使得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服务农民,锻炼队伍,推动部门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扶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