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已经逝去的大学
小时候爱看TVB的律政剧,对于剧中伶牙俐齿、雄辩滔滔的检察官和律师很是崇拜,对他们声张正义的神圣职责很是向往,于是默默立志长大后也要从事法律职业。那时候法律职业在我看来是非常高大上的工种,因此我的法律梦也是一个我只敢想想不敢说出来的梦想。
高中毕业填志愿时,没有经过缜密地思考和全面地调研,光凭借一腔热血和对梦想的执着,我就选择了法学专业。因为世界上有法学这个专业存在,其他专业都变成了将就,而我不愿将就。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我人生中面临重大抉择时,总是无条件支持我的决定。但是比一本线仅高30+、略显抱歉的分数,让我上不了国内一流大学,也上不了一流的法学院,于是不想出省的我,第一志愿填报了(全)浙(球)江(某)工商大学法学专业,并如愿被录取,我的法律梦终于触手可及了点。
我的大学之学习篇
虽然现在有些图样图森破的小屁孩视我为偶像,但在读大学时,我绝壁只是普普通通的小学民一枚啊。
第一个学期,我几乎是在对法学的不明觉厉中度过,当时专业课就只有法理学和中国法制史,前者的抽象、后者语言的晦涩都让我不明觉厉,所以应付期末考试主要靠背。冒着南方的严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背晕在保暖基本靠抖的寝室,艰难地取得了一个勉强只能说不难看的专业成绩。于是,过完第一个学期,我就发现大学的期末复习注定是一场无法言说的痛。啊,多么痛的领悟!
后来开始学习部门法,也继续学法理,才是我真正认识法学的开始。那时我有点偏科,公法学得比较好,私法相对弱点,犹记得行政法的全班第一,刑法学的名列前茅,也记得差点挂科、让大学完整的商法。在课堂内外,刑法的奇葩案例是最让我们学习热情高涨的,特别是有关强奸的案子,虽然难以启齿,但是本着专业的精神,我们也就热火朝天地开展讨论了。
我的看法是,大学时的专业成绩可以不是最好的,但至少要过得去,不然可能就不能从事法律职业了,可能从事了也会很吃力,甚至很危险。现在觉得大学最后悔的事就是学习还不够努力,在长知识的最佳时期虚掷了太多光阴。
我的大学之社团篇
我们学院当时社团盛行,大家对于社团活动的热情分分钟超过学习,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因为综合奖学金的考评制度太过重综合轻学习了,也因为我们本事就不是一群太爱学习的娃。我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觉得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所以很克制只参加了两个社团,一个是专业性社团法学会,一个是青年志愿者组织。对于大学的那些社团活动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并没有太大意义,自己能力也没什么提高。参加社团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小伙伴,可能我们也不需要赋予大学的社团太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