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名言及解释
8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8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8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8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8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8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8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8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90、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