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
:
文/麦子
几天的阴雨天气使得气温骤降,前几天穿着短袖汗水都会隔着衣服往外冒,而今天穿着长体恤不行,在加上外套,才感到有了些许温暖。秋来的太快了。而夏竟没有一声告别,就匆匆离开了,带走了那炽热的激情。一切就是这样,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多的告别或许都是悄无声息的吧。
有雨的秋夜,少了些许孤独,多了一份平静。雨滴答滴答的拍打着窗子的玻璃,时而密集,时而稀疏。香烟的烟雾在房间里缭绕又渐渐的散去,一只深灰色的飞蛾或许是因为怕冷的缘故,粘在天花板上一动不动的,没有了飞的勇气。应该是在等待吧,期许夏的那份热情可以依旧。但是他不知道,有的离开就是一辈子,或许他是知道的,只是依旧在等待,等待着飞蛾扑火,等待着破茧成蝶的再次重生。
早习惯了一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呆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狭小空间里作茧自缚。任凭屋外的雨滴越来越急凑、越紧密的将这个空间紧紧的包裹,将这个空间与外界隔离,不留一丝缝隙,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在这里,可以释放出真实的自己,肉体似乎很享受这份封闭的平静,可以肆无忌惮的摆出各种造型,而灵魂总是显得很不安分,总想脱离肉体,但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模糊的窗外,一座又一座的高楼林立在繁华的城市之中,高楼上那成排成列的窗子里,是多少温馨的家。此刻的他们,一定是有的在全家老少吃着夜宵,有的两个人依偎在一起看着一部古装爱情剧,有的正在给夜读的孩子辅导着作业,也有的为了明天的一份工作计划伏案加班……幸福应该莫过于此了吧。
最近没事在网上搜出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小说在年少的时候也大概读过,但是看不懂,朦胧中只是感到挺深刻的。其实,一个学工科并从事工科的人,喜欢上文字也是一种无奈。学工科的人一般都会比较木讷不解风情,保守不懂浪漫,而我,特别如此。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默默的付出是被视为平庸的表现,而要出众,就要有才华,或者是背景,或者是靠“脸”。众多的人们都不甘这种默默的平庸,为了各自的小目标,尽己所能。“我们追求的目标总是不为我们所知,一个姑娘渴望结婚,渴望别的什么但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一个小伙子追求名誉却不懂得名誉为何物。”当这些一个个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就欢呼雀跃,表现的很开心,至于是如何实现的,根本没有人去追问,有的只是敬仰和羡慕。接踵而来的,就是是名利双收,至于爱情,那更是不在话下,美丽的皮囊尽由你去挑选。而一旦沦为默默的平庸,那一切就只能是泡影,是遥不可及的梦。要命的是我们热衷于这种默默的平庸之中,但是却依然有着那样遥不可及的梦。所以,“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几天的阴雨天气使得气温骤降,前几天穿着短袖汗水都会隔着衣服往外冒,而今天穿着长体恤不行,在加上外套,才感到有了些许温暖。秋来的太快了。而夏竟没有一声告别,就匆匆离开了,带走了那炽热的激情。一切就是这样,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多的告别或许都是悄无声息的吧。
有雨的秋夜,少了些许孤独,多了一份平静。雨滴答滴答的拍打着窗子的玻璃,时而密集,时而稀疏。香烟的烟雾在房间里缭绕又渐渐的散去,一只深灰色的飞蛾或许是因为怕冷的缘故,粘在天花板上一动不动的,没有了飞的勇气。应该是在等待吧,期许夏的那份热情可以依旧。但是他不知道,有的离开就是一辈子,或许他是知道的,只是依旧在等待,等待着飞蛾扑火,等待着破茧成蝶的再次重生。
早习惯了一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呆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狭小空间里作茧自缚。任凭屋外的雨滴越来越急凑、越紧密的将这个空间紧紧的包裹,将这个空间与外界隔离,不留一丝缝隙,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在这里,可以释放出真实的自己,肉体似乎很享受这份封闭的平静,可以肆无忌惮的摆出各种造型,而灵魂总是显得很不安分,总想脱离肉体,但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模糊的窗外,一座又一座的高楼林立在繁华的城市之中,高楼上那成排成列的窗子里,是多少温馨的家。此刻的他们,一定是有的在全家老少吃着夜宵,有的两个人依偎在一起看着一部古装爱情剧,有的正在给夜读的孩子辅导着作业,也有的为了明天的一份工作计划伏案加班……幸福应该莫过于此了吧。
最近没事在网上搜出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小说在年少的时候也大概读过,但是看不懂,朦胧中只是感到挺深刻的。其实,一个学工科并从事工科的人,喜欢上文字也是一种无奈。学工科的人一般都会比较木讷不解风情,保守不懂浪漫,而我,特别如此。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默默的付出是被视为平庸的表现,而要出众,就要有才华,或者是背景,或者是靠“脸”。众多的人们都不甘这种默默的平庸,为了各自的小目标,尽己所能。“我们追求的目标总是不为我们所知,一个姑娘渴望结婚,渴望别的什么但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一个小伙子追求名誉却不懂得名誉为何物。”当这些一个个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就欢呼雀跃,表现的很开心,至于是如何实现的,根本没有人去追问,有的只是敬仰和羡慕。接踵而来的,就是是名利双收,至于爱情,那更是不在话下,美丽的皮囊尽由你去挑选。而一旦沦为默默的平庸,那一切就只能是泡影,是遥不可及的梦。要命的是我们热衷于这种默默的平庸之中,但是却依然有着那样遥不可及的梦。所以,“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