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情深

:
  我不得不承认,网络曾给过我爱情,也令我失去过爱情。能够接触到文字,也是因了他的牵线,缘于他分享了一篇日志《我为花动凡尘梦,花为谁香寂寞心》,我点进原作者空间,见识到了网络文字的魅力,也因此步入了文字的旅途。那一年,他走了,文字来了。我有时会想:“如果当时和他在一起,一起过上了平淡的小日子,大概我也就一头扎进了俗世的烟火里,不会再有现在的浅月若寒了吧”。这样的抉择,是好是坏,我已无从断定。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缘是劫,皆须自己去渡,逃不掉躲不开,或许这都是命吧。
  
  三、
  
  起初得到qq时,随手起了网名“月色朦胧”,其后换过不下百个名,终究是心性浮躁了些。若是如今来看,还是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名称好,换来换去总归是失了自己。名字是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亦能大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性。就在二〇一一年,我正式着手网络文字,写的第一篇文字《雪随落梅舞,宛若江南诗》时,用的网名还是“雪宛”。直至二〇一二年,我接触到了文学网站,才意识到一个笔名对于作者的重要性,那时我一心恋着纳兰容若,得知另一个我所钦佩的网络作者的笔名出自于纳兰的《遐方怨》:“轻烟笼浅黛,月茫茫”,于是我便东施效颦,取之“浅月”二字,既与我的姓名同意,正好是月初的生日,也预示了月初的月亮之意。另一句是从网友的名字里断章取义,取“若寒”,后得知“消受春风都一例,若个偏寒?”也是出自纳兰的《浪淘沙》,这真真是完美!当时特意搜索了整个网络,“浅月若寒”这个名字,只我一人。
  
  谈起网络写作,许多人有不同的见解。从二〇一二年,我写青涩稚嫩的文字开始至今,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在我耳畔萦绕,这无可厚非。有人的地方就有争议,何况我的空间有这么多人呢。我从最初的义愤填膺到今日的淡然一笑,期间的种种,唯有自知。有些经历,不必人尽皆知,那是独属于自己的历程和收获,是属于青春里的秘密。
  
  然,我还是坚持做我自己。时过经年,我们都已过了那个浮华的年纪,沉淀下来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我只想为自己而写,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斑驳的记忆,仅此而已。总有人拿胡适、朱自清、林清玄等的大作来比划,我感谢这些人把我的高度举高了,不是所有人都是莫言,也并非所有人都想做莫言,因为莫言只有一个,谁也成为不了。那么我们何必学做他人?文字应当是纯粹的,是精神世界的桥梁,连接心与心的共通。人与人之间才不至于冷暖自知,才有了心与心的暖融融。若所有人都带着一些目的去写文字,那么文字读来也是僵硬的、世故的、刻板的。
  
标签: 网络 爱情 网恋

上一篇: 神奇的十班

下一篇: 网络感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