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月的人家

:

  时代的进步,“家”的变化是多么的不同。想起儿时姥姥隔壁李婶家,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李婶陕西怀安人,大大咧咧,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憨态可掬。她家孩子多,去她家的感觉就像闹市的大杂铺:杂乱、拥挤、热闹非凡,不仅好玩更搞笑。孩子们都在家时,小屋满满的连立脚的空地都没有。六七个孩子性格迥异,叽叽喳喳,房顶都会掀起来。到晚上,炕上是满满一炕人,地下是满满一地鞋。
  
  李婶不会做饭,但顿顿满满一大锅、一大笼,都是干干净净底朝天。看着她们家人吃饭是一种享受,个个狼吞虎咽,谁吃得慢谁就吃不饱。李婶不管也不问,认由孩子们抢。
  
  李婶男人是个赶皮车的,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回一趟家,有时前脚进门后脚就走。李婶男人老实、厚道,少言寡语。平时除了和马打交道,没有别的癖好。那年月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李婶男人赶马车整日受苦受冻,眼睛常流泪,村里人都喊“四流泪”。
  
  记得一次大清早,我被一阵嘈杂声吵醒。李婶男人被一大群人抬回来家,身上遍体麟伤,院里院外围得水泄不通,人们都说是李婶两口子心眼好,积了德,白捡了一条命。李婶男人半夜赶路,冻得不住流泪,可能是幻觉缘故,总觉得一个又高又大的黑影始终紧随着他,他越怕,越加紧赶马,平时从不舍得用鞭抽打马的他,加劲使力抽马,被痛打的马突然惊了,他还没明白过来就被马连人带车拖了十来里,等天明,李婶男人早已不省人事。
  

标签: 故事 美文

上一篇: 斥医场流弊!霍英桥《成医与行医六字真言》

下一篇: 黄埔西点随想集------琉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