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团火

:
  “娃儿们,先给你们说个谜——‘四川来了个黑狗子,趴在火炉上烤肚子。’你们猜猜看是啥。”孩子们摇头晃脑、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的猜起来,恰在此时主人家接过文昌和的茶杯为他添茶,一个娃儿看着火炉上方一个圆肚的冒着热气的吊罐,尖叫起身,伸手一指:“就是这个!”文昌和哈哈一笑:“算你聪明,”接着又道“娃儿们,你们可知道那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虽有七十二般变化,可为什么变不过三只眼的二郎神杨戬呢?”孩子张大着嘴,痴痴地望着文昌和。其实,最让孩子们痴迷的还是文昌和的狐仙鬼怪故事。寒冷的冬夜,门前屋后的竹林树丛,山川起伏间的沟壑涵洞,在孩子们的想象中一一幻化为故事中瘆人的情境。仿佛村头的竹林就是故事中那个忽闪着“鬼火”的所在。
  
  行医济世的文昌和后来去了哪里?众说芸芸,今天人口渐稀的晒金坪仍有人时时念叨当年那个说书村医文昌和,念叨他把欢笑带给当年那个没有多少消遣和娱乐的晒金坪,念叨他的巧手、灵药和善心。
  
  卡车司机龚长生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刚刚从山头洒下一缕朝阳。村民们扶老携幼,由村头的渡船过河,他们此行是要庆贺本村走出的第一个司机龚长生。他是本村二队的青年,据说年少时的龚长生胆大顽劣,常常发动村中的孩子将新奇冒险的点子变成整人的恶作剧。于是,邻居的抱怨、家长的责骂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后来这个孩子参军入伍,几经辗转,居然当上了卡车司机。要知道,生在那时候的晒金坪,能有这样的造化,无疑是光耀乡里的大喜事。村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的要以隆重的仪式为他壮行祈祷。当年那个并不招人喜欢的顽童仿佛一夜之间懂事了、出息了。也许正是共饮一河水,同住一个村的浓浓乡情,让大伙儿再次面对这个青年的时候,每个人的笑脸都像朝阳一样灿烂温暖。那是怎样的心情呢?是长辈对后生的自豪,是同龄人对伙伴的羡慕,是孩子对兄长的钦佩。而这所有的情感都基于这个青年与大伙出自相同的家园——晒金坪。大伙儿将一团红布扎成的花束系上车头,搀扶着,一个一个都上了车厢。隆隆鞭炮声中,卡车的引擎轰鸣作响。在那个没有喧嚣的村庄,机器的轰鸣响彻清水河的两岸,一个依靠耕牛和犁铧生息的村落走出了一个驾驭机器的后生。
  
  那一天,一辆卡车满载着晒金坪的乡亲,在山水之间的黄泥土路上驰骋。也就是从那时起,一批批晒金坪的少年追随着龚长生的足迹,翻山过河,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之后他们把带着外地口音的姑娘领回家来见了爹娘,再往后,他们有的就像奔涌的清水河,流向了山外的大江大海,在那里找到了归宿。
  
标签: 美文 回忆

上一篇: 鄱湖边的趣事

下一篇: 书——致一个笨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快读网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Top